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)2019 調查,高達 40% 的人藉由吃來紓壓。「每小時都在吃東西」、「沒事就網購零食」、「只剩吃能排解壓力」,你也是嗎?


隨著疫情升溫,停班停課、在家上班,週末不能出門小酌一杯、看個電影、跟朋友聚聚,甚至還要煮三餐?!

2020 年大約就有 9 億人都宅在家裡,最近台灣也有非常多人開始居家工作、為了防疫足不出戶。比起美國,台灣地狹人稠,長時間待在家會有什麼問題嗎?

長時間在家,作息容易混亂、三餐不定時,休閒娛樂就是躺著追劇再配外送的鹽酥雞、珍奶。而且缺乏社交,壓力只能跟食物說…想不胖也難啊! 

但到底為什麼一直宅在家會無法控制食慾呢?

除了因為冰箱和零食就在附近,美國 飲食失調 治療師 Kimberly Hershenson 說:「疫情期間,大家會更常以吃來穩定焦慮情緒排遣寂寞無聊,進食頻率及總量都增加,營養價值不高但熱量高的食物攝取也增加,這就是所謂的 情緒性進食(Emotional Eating)。」


情緒性進食



怎麼判斷情緒性進食?




抗憂鬱飲食四大重點:



六個抗憂鬱的營養補充:



四種加重憂鬱的食物:



有興趣多了解自己,建立全方面營養攝取概念的朋友,可以預約荷爾蒙體質評測+營養師一對一專業分析服務,或報名八週營養師線上飲食課程,讓營養師每天教你如何吃得聰明、瘦得健康喔!

icon_Back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