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了等於沒吃!用FMD擬斷食突破減肥停滯期,燃脂又不挨餓

進行斷食常常會覺得餓得特別快、三不五時胃痛還會找上門!最痛苦的是斷了半天還沒瘦到!?這世界上有沒有吃了等於沒吃的完美減肥法呢?現在斷食有另一種不一樣的選擇了〜

全新的減重策略「模擬斷食」,英文名稱是:FMD(Fasting Mimicking Diet)。這是一種飲食技巧騙過你的生理和腦袋,讓人覺得有吃到東西、不會覺得那麼飢餓,又不會導致進食後續產生的肥胖、老化效應。可以推薦給想要斷食卻耐不住飢餓感,希望體力改善、避免老化、提升專注力的朋友們試試。

FMD飲食法的發現

FMD飲食法是由幾位學者共同原創,其中一位代表學者Valter Longo,目前是南加州大學的老化研究中心主任。他年輕時接觸很多不同的領域,大學以前學吉他,上大學後學音樂,畢業後突然對研究產生興趣,也在這之中闖出一大片天,對於人類老化的機制有很大的突破和貢獻。而他發現一套飲食方法可以模擬斷食,能夠避免人們斷食中產生的飢餓感。

斷食&擬斷食的原理

根本就是餓瘦的嗎?

有人會覺得「擬斷食」跟「斷食」根本就都是餓瘦的,但其實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。

的確在斷食過程中不免會感到飢餓,而斷食就是在運用這段沒有進食的時間讓體內的「血糖」與「胰島素」降低,在這樣的狀態下人體中的「升糖素」才有機會分解身上的脂肪作為能源,產生平衡血糖的作用。

為了解決斷食過程中產生的飢餓感,擬斷食會讓我們在斷食期間透過補充流質食物及營養棒等,盡量不去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方式,避免產生過多肝醣及後續脂肪的產生。透過咀嚼這些「物質」,騙過生理和腦袋降低飢餓感的產生。

FMD擬斷食的功效

#功效1:讓細胞自噬(Autophagy)

在細胞自噬的單字中,Auto表示「自己」,phagy在拉丁文裡代表「吃」,Autophagy顧名思義是self-eating「自己吃掉自己」的意思。那這個機制在分子生物學上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,也曾得到諾貝爾獎。

一般來說細胞自己吃掉自己就是細胞老化之後會開始更新,把舊細胞內已經損壞的部分重新清除再合成新的胞器,和回春的概念相似。

#功效2:改變代謝機制

透過斷食的原理降低身體吸收的熱量,讓體內胰島素的波盪變少。在減重的過程中有幾個常見的發現,代謝指標在斷食期間很快會有所變化,血壓、血糖和血脂肪也不例外,尤其是三酸甘油脂下降的幅度更大。同步還能達到能量使用的轉換,原本依賴醣作為能量的習慣,會漸漸改變成用酮體、脂肪進行代謝,以達到身體的能量需求。

#功效3: 專注力提升

人類平時很依賴消耗醣類去獲取能量,若我們慢慢習慣用酮體、脂肪代謝來達到我們能量的需求,那身體狀況會有所不同。

研究發現當酮體的濃度跟葡萄糖的濃度一樣的時候,身體會選擇使用酮體當作能源,而身體使用酮體當作能源時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氧化代謝物,因為活性氧族比較少能使神經傳導變得更加敏捷、迅速、清晰,腦袋更清楚了做事效率跟著提高、工作的表現也更佳。

斷食法常見Q&A

Q:所有人都可以嘗試FMD擬斷食嗎?糖尿病患者可以嘗試嗎?

A:答案是可以的喔!其實FMD擬斷食跟原來一般嘗試的斷食法是一樣的,但還是建議有代謝型疾病的人,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諮詢!

Q:FMD的飲食策略跟吃代餐有什麼不同呢?

A:其實兩者的模式是不一樣的喔!代餐是每餐熱量的控制,傳統限制熱量的方法還是以攝取碳水化合物為主,放了很多的纖維去填充我們的肚子,但當恢復到原來的飲食模式就很容易失效。FMD飲食法則是不補充肝醣(碳水化合物儲存在體內的一種形式),並在斷食過程中去刺激肝醣燃燒、耗盡,透過細胞自噬的原理使身體主要能量來源變成脂肪以及酮體。

總結來說,FMD擬斷食法就是不補充肝醣,另外補充流質營養品讓身體習慣使用酮體當作能源,如果沒有辦法克服斷食的飢餓感,或許可以考慮FMD擬斷食。快把這項減肥新策略收藏起來吧!

肥胖成因須多方評估、專業判斷對策,想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肥胖體質?什麼樣的飲食比例最適合自己?或是需要專業的營養師為你規劃減脂/減重/增肌的計劃,歡迎預約 Cofit 「營養師一對一體態及飲食分析」

預約營養師分析

「FMD擬斷食」突破減肥停滯期影片線上看

icon_BackToTop